词典

琅玕的意思

lánggān

琅玕

笔趣库 biquku.com

    词语解释

    琅玕[ láng gān ]

    ⒈  似玉的美石。

    美人赠我金琅玕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——汉·张衡《四愁诗

    a stone resembling pearl; white carnetian;

    ⒉  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,其实似珠;比喻珍贵、美好之物。

    服常树,其上有三头人,伺琅玕树。——《山海经

    jade tree;

    ⒊  翠竹的美称。

    剖劈青琅玕,家家盖墙屋。——唐·白居易诗。

    green bamboo;

    笔趣库 biquku.com

    引证解释

    ⒈  亦作“瑯玕”。

    ⒉  似珠玉的美石。

    《书·禹贡》:“厥贡惟球、琳、琅玕。”
    孔 传:“琅玕,石而似玉。”
    孔颖达 疏:“琅玕,石而似珠者。”
    三国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诗:“攘袖见素手,皓腕约金环;头上金爵釵,腰佩翠琅玕。”
    元 王旭 《离忧赋》:“佩琅玕而服明月兮,裁青霞以为裾;怀真符而欲献兮,顾君门而踌躇。”
    清 孙枝蔚 《牛饥纪事二十二韵》:“兽医归部伍,柴药贵琅玕。”

    ⒊  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,其实似珠。

    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“服常树,其上有三头人,伺琅玕树。”
    郭璞 注:“琅玕子似珠。”
   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袪惑》:“﹝ 崑崙 ﹞有珠玉树,沙棠、琅玕、碧瑰之树。”
    唐 杜甫 《玄都坛歌寄元逸人》:“知君此计成长往,芝草琅玕日应长。”
    明 刘基 《江上曲》之四:“琅玕不是人间树,何处朝阳有凤凰。”

    ⒋  指仙树之实。

    清 孙枝蔚 《寿李书云都谏》诗:“阿阁亘中天,其上巢凰凤。饱食惟琅玕,亮音闻高罔。”

    ⒌  比喻珍贵、美好之物。比喻佳肴。

    《文选·张衡<南都赋>》:“揖让而升,宴于兰堂,珍羞琅玕,充溢圆方。”
    李周翰 注:“羞,饮食也。琅玕,玉名,饮食比之。”
    唐 陈子昂 《晦日宴高氏林亭序》:“列珍羞於綺席,珠翠瑯玕;奏丝管於芳园, 秦 筝 赵 瑟。”

    ⒍  比喻珍贵、美好之物。比喻优美文辞。

    唐 韩愈 《龊龊》诗:“排云叫閶闔,披腹呈琅玕。”
    明 杨珽 《龙膏记·旅况》:“裁锦字,吐琅玕,有才无命説应难。”
   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七九:“手捫千轴古琅玕,篤信男儿识字难。”

    ⒎  形容竹之青翠,亦指竹。

    唐 杜甫 《郑驸马宅宴洞中》诗:“主家阴洞细烟雾,留客夏簟青琅玕。”
    仇兆鳌 注:“青琅玕,比竹簟之苍翠。”
    梅尧臣 《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》之二:“闻种琅玕向新第,翠光秋影上屏来。”
    吴伟业 《又题董君画扇》诗之二:“湘君 浥泪染琅玕,骨细轻匀二八年。”

    ⒏  喻冰凌。

    周邦彦 《红林檎近》词:“风雪惊初霽,水乡增暮寒,树杪堕飞羽,簷牙挂琅玕。”
    宋 范成大 《雪后苦寒》诗:“旋融簷滴冻琅玕,风力如刀刮面寒。”

    ⒐  犹阑干,纵横散乱貌。此形容泪珠。

    《隶释·汉成阳令唐扶颂》:“君臣流涕,道路琅玕。”
    张煌言 《感遇》诗:“多少雄心空对酒,能无清泪滴琅玕。”

    笔趣库 biquku.com

    国语辞典

    琅玕[ láng gān ]

    ⒈  圆润如珠的美玉。

    《文选·张衡·四愁诗之二》:「美人赠我金琅玕,何以报之双玉盘。」

    ⒉  比喻华美的词藻或佳文。

    唐·韩愈〈龊龊〉诗:「排云叫阊阖,披腹呈琅玕。」

    ⒊  比喻美竹。唐·元稹〈种竹〉诗:「可怜亭亭干,一一青琅玕。」也作「瑯玕」。

    ©2023 biquku.com